浅议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各种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一方面,人们借助网络,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社会政治生活,更加直接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网络中种类繁多的信息能够随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尤其是网络舆情对公众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本文所述的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以高校师生为主的群体,通过论坛(bbs)、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对关注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发表评论和意见,并且往往带有这个群体倾向性的态度和情绪。高校网络舆情是直接获取学生想法和意见的重要途径,分析其形成和特点,研究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特征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意识,既对社会热点问题反应高度敏感,又容易接收新思想,还喜欢通过网络虚拟环境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发表言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社会阅历不多,对事务的认识缺乏理智客观的分析,一旦对某些事件的反应比较集中和激烈,就会产生非理性行为,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f能够发展演变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事件背景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大学生对国际、国内舆论环境、热点问题特别关注,比如: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外交方面受困,国际争端,国内的民生问题、腐败问题等等。第二,学校的政策、环境、服务等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切身利益的问题也容易引起关注,进而形成群体性的讨论。第三,大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形象、未来的发展、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等非常关注。
高校网络舆情有以下特征:第一,丰富性和多元性。大学生生活地点比较集中,一般为校内公寓,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同时,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感、接受新事物快,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这样就造成了高校网络舆情丰富多元。如:国内外、校内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等等问题,都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而形成网络舆情。第二,舆情具有时间的突发性和传播的迅捷性。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即时、互动的平台,一些热点信息会被大学生群体快速地浏览,并针对这些事件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讨论,进而诱发大量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