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高校学生信息化工作建设与管理模式
作者:姚献文孙丹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4期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博客的兴起,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方面的优势来提高工作实效,因而与时俱进地利用现有信息化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略述了利用微博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的可行性及案例分析,对探求创新策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实效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微博
一、高校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生是进步的一代,他们不愿被传统的思想观念所束缚,有求新、求变的诉求。当前,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以“机械说教”“僵硬要求”为主,而“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将被视为一种“反传统”的事物而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在微博大平台上,大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活力。
根据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需求分析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活动变化比较强烈,需要宣泄和倾诉。在微博系统中,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而且在微博中,由于用户身份的相对真实,可以给倾诉一种真实感与安全感。因此,很多在现实世界中因害羞、内向等原因不便倾诉的情感和生活问题,得以在微博中提出并得到回应和理解。
二、高校在微博应用上的案例分析
根据多所高校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管理的情况,按照其发展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高校学生工作微博应用比较成熟的,微博应用正在成长中的以及微博应用刚刚起步的。1在这里主要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探究。
1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新浪微博的运营渐趋成熟,其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意义。其中,复旦大学社团学生会微博开通数量最多,开通数量为35个,占比3201,团系统开通数为23个,占比2364。复旦大学大学老师的微博开通数为18个,占比1469。2可见,复旦大学主要运用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的效果还是可观的。
复旦大学校园学生工作微博话题内容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宣传学校为中心,展现学校人文历史、所获荣誉及学生面貌等;二是以服务学生生活学习、关注学生心理为延伸,讲座通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告已成为其官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情感励志类占比1089,话题内容多为心灵鸡汤及励志类文字。
2武汉大学
2011年9月,在新浪微博校园的指导下,武汉大学微博协会成立。在武大,即使是老师,也有许多“微博名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