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沈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导及教授,就是“名人”之一。10月28日,他发布了《第3季度网络舆情报告》,转载量达到了13000次。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的肖老师也是一个“微博大红人”,拥有10900多个粉丝。她在自己的课程中为学生布置了“微博作业”。
可见,微博的发展不仅在大学生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乃至于老师也积极适应这种新媒体的运用。
3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官方微博于2010年7月6日在新浪网微博平台成功注册,并于近期通过新浪认证,正式开通运行。西工大在今年的学生工作微博中逐渐形成了四级架构的微博体系,还形成了各省高校学生工作微博之间、院与院之间以及班与班之间的横向微博群3,同时各层级还采取向下逐层覆盖的方式构建本层级微博体系。
三、创新策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实效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微博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但形式、结构都很单一,没有成熟的应用模式。因此,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微博,提高工作实效便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构建微博教育平台,有效改进学生工作方式
传统的思想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容易使受教育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利用兼具时尚趣味的微博开展高校学生工作,能让微博碎片化的信息零散地环绕在学生的周围。学校可以对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发布信息,及时更新内容,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性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二)以班级、社团为单位等组建“微博群体”
高校可以利用微博组群,经常开展一些主题轻松活泼、健康向上的讨论,让“微博群”在亲切轻松的氛围中讨论问题,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依托所属院系,根据自身教学、专业、科研等特点组建学习型微群,积极引导课外学习,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研讨群体及人际圈子。
(三)加强建设,提升学生工作者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的工作水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通过“关注”成为其粉丝,在自己的页面上及时获得关注对象的信息更新,并参与各种话题讨论。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解决只要一下老师即可,老师既能及时收到,又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也可随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勇敢表达自己的真实声音。这样,学校各部门可以了解不足之处,同时有助于了解学生状态,做到有的放矢。
(四)利用微博,监控并引导大学生群体舆论导向
在微博中,一个不经意的消息就可能在学生中被无限放大,带来深刻的影响。学校可以建立特色微博网络。通过这些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