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与女性主义有关的概念。自1980年代初进入中国,并在1990年代中后期受到人们大力关注后就在新的语境中开始了不断的变化过程。在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语境中,它被看作是高扬肉体欲望和强烈性意识的写作。身体写作是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提出的,在中国文坛上的代表人物便是卫慧、棉棉。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在身体美学与当代文化艺术的相互关系中,身体美学总是与视觉图像相关联。在世纪之交时我们的文化就发生了视觉图像的转向。视觉图像在我们当今社会中无处不在。电视、电脑、电影、电视剧、录像等使得身体在当代文化中占据了极高的地位。广告、时装杂志、购物网站等让身体与各种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媒体变得越来越虚拟,身体却好像变得越来越紧要了。”⑦
三、身体解放之后的背离
当代社会极其关注身体,在某些方面,对于身体的关注已经过度。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路媒体灌输给我们的身体意象,比如杂志的封面女郎,广告中的超级模特。这些身体意象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有的具有审美性,但是更多的歪曲了我们正常的对身体的看法。它们似乎给我们的身体设立了一套标准,而达到这种标准的方法便是对其产品进行消费。在消费社会,人们一面想尽办法满足身体的欲望,使身体快乐;另一方面,人们又想尽办法严格要求自己的身体,使其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如此折腾我们的身体,这到底是身体的解放还是惩罚?在对身体的解放愈演愈烈之后,我们的“身体”可能已经背离了舒斯特曼的“身体”了。
面对这种背离,我们要做的便是建构并倡导正确的身体意识。这应该是当下身体美学的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任由公众被各路媒体导向身体消费的漩涡,这种背离只会愈演愈烈。当代社会中的身体美学无疑具有二重性。它就像一个带毒的苹果,美味之中带着毒性。也许,身体意识的倡导就是解药。
参考文献
①②⑦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68、203、184、11
③张再林、李军学,《中国古代身体美学的蕴涵与特征》J《河北学刊》,2010(2)
④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M北京:三联书店,2007:139
⑤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0
⑥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M上海:三联书店,2005:101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编:刘冰石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