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编号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设计实验报告
课题电子钟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2015年5月27日
f目录
0前言2
1总体方案设计2
2硬件电路设计3
3软件设计4
4调试分析及说明5
5结论6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设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电路原理6
f附录2程序清单6
摘要传统的数字电子时钟采用了较多的分立元器件不仅占用了很大的空间而且利用率也比很低随着系统设计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用传统时钟系统设计方法很难满足设计需求。
单片机是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品和工业自动化上。而51系列的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本次设计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设计了各部分硬件模块和软件流程在用C语言设计了具体软件程序后将各个模块完全编译通过过后结果证明了该设计系统的可行性。该设计给出了以AT89C2051为核心利用单片机的运算和控制功能并采用系统化LED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数字的设计方案适当地解决了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计时高精确度的要求因此该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关键字AT89C2051C语言程序电子钟。
0前言
利用51单片机开发电子时钟实现时间显示、调整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给定题目设计的Proteus仿真原理图并简单阐述设计原理
2根据给定题目设计有关的51汇编语言或C语言源程序及主要
的流程框图
3在Proteus仿真界面下运行程序实现给定的功能
4下载到ZKSYS单片机实验板上验证有关程序实现给定的功能。
1总体方案设计
该电子时钟由89C51按键1602LCD液晶屏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0通过软件扩展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满二十四小时为一天。时钟
f的年月日时分秒的切换是由一个按键控制而另外两个个按键控制加减调节。
图1系统结构框图
该电子时钟由STC89C51按键1602LCD液晶屏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晶振电路的晶振频率为12MHZ使用的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1通过软件扩展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60秒为一分钟60分钟为一小时24小时为一天又重000000开始计时
2硬件电路设计
1时钟电路设计
单片机利用外部12MHZ晶振构成振荡电路作为时钟源时钟电路的原理如下图。
图2时钟电路图
2独立按键输入电路
按键处理设置为当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