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2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感受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3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作者循循善诱的高超的说理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理思维。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做事坚持原则,说话要委婉有礼、谦恭敬人的态度,提高学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2难点:把握文中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手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答司马谏议书》作者是
朝
指
。前者文集因其籍贯命名为
体通史
。
2背景简介
,题目中的司马谏议,后者曾经主编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
1
f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3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3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字词注音。怨谤.()难.壬人()胥.怨()盘庚.()会晤.()
4大声熟读课文,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二、合作探究
凭借对文意的疏通和理解,快速完成下列文言基础知识的梳理。(先完成确定会的和凭推测可得的,再借助工具书集中解决不会的,小组长可将不会部分分工合作。)
(一)解释句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某启:
2蒙教:
3窃:
4操:
5术:
6强聒:
7略:
8上报:
9重念:
10视遇:
11厚:
12反复:
13卤莽:
14见恕:
2
15名实:
f16人主:19征利:
17侵官:20拒谏:
18生事:
21举:
22辟:
23壬人:
24固:
25习于苟且:
26恤:
27汹汹:
28胥怨:
29非特:
30改其度dù
31度duó义而后动
32膏泽:
33不事事:36不任:
34敢知:37区区:
35无由:38向往之至:
(二)翻译句子
1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