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肾区疼痛,经B超检查提示右肾小结石,予解痉对症治疗后好转。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讨论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3]。不可避免地导致泌尿系感染、结石和肾功能衰竭。据国内外有关脊髓损伤12~15年随访的报道,泌尿系感染和肾功能衰竭是SCI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43~75)[4]。
心理护理:由于脊髓损伤为突发性事件造成,在急性期,病情重,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反应,应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护理。在康复期,患者对残疾的现实感到悲观、绝望,会反复出现心理波动。对此,除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说明膀胱训练的重要性外,还要尽全力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支持,通过亲人的配合与关怀,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本组1例病人拨管未成功,主要原因是病人缺乏信心,心理疏导不到位所致。
防止留置导尿期间感染,每日两次清洗会阴后,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并擦净近尿道口尿管上的污垢。每周监测尿常规、尿培养。鼓励病人多饮水,要达到3000mld,以利于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减少细菌进入尿道机会,达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目的。急性期补足液体量,病情稳定后根据病人习惯和口味,饮用开水、淡盐水或果汁。保持引流通畅留置导尿期,男性病人卧位时,导尿管方向应朝向腹部,防止导尿管压迫尿道内壁而造成黏膜损伤引起感染。定时放尿期间,要注意根据进水量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及时放尿,适当变换体位,可采取侧卧位,尽可能放尽尿液,减少残余尿,防止感染。引流管妥善固定,不可高于尿道口,防止尿液返流。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放尿后及时将尿袋内尿液弃去,不可让尿袋胀满,防止尿液返流入尿道。尽早建立反射性膀胱节律损伤一周后,导尿管定时开放,每4~5h放尿一次,放尿时配合刺激大腿内侧皮肤,男病人做抓尿动作。并注意观察膀胱充盈时病人的先兆表现,如出汗、心跳加快、面色潮红等。定时放尿2~3周后,检查膀胱功能试验,试验阳性者可试行拔管。
脊髓损伤病人的泌尿系管理不只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也需加强护理。护士应指导病人和家属学会保持会阴部清洁的方法和膀胱按摩方法,尽量减少残余尿,防止感染。鼓励病人定时定量饮水。每月复查尿常规,根据尿液pH、尿生化,指导病人饮食和合理补钙,防止尿路结石发生。
参考文献
[1]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