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及方法
我们知道,安全是电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与前提,若失去安全,则电力企业的生产流程就会被打破,甚至于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社会形象、经济利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对于能源需求的日益剧增,都强烈要求电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但与此同时,与企业扩张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却仍然滞后,这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因此,电力企业的生产应始终坚持“以安全为生产管理的根本出发点”,通过不断地制度创新、制度改进,以此来迎接新世纪社会对电力企业的考验。为此,本文在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提出相应的解决
对策。
1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安全漏洞
11各级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
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意识决定行为,因此企业各级管理者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各级管理者平时对安全工作会上强调的多,文件发的多,但在实际抢修、施工、生产过程中又往往有意或无意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忘记了安全第一的方针,各项安全规程得不到严格执行,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安全隐患”难以彻底消除。
12基层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些基层管理工作“避重就轻”,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重视重点项目、轻视较小项目”,从而为小项目出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综观近几年发生的作业事故,大多都集中于小型、分散作业型项目上。在这些小项目上,由于企业管理者的不重视,安全监督完全成了“走过场”、“应付差事”,作业人员间缺少配合,施工外围缺少安全保障,从而造成“是否安全”。安全取决于作业人员本身的素质或者是依靠管理者的侥幸心理。与此同时,与项目作业相配套的设备检修、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等方面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甚至于时常出现档案丢失、报告“事后补充”等现象。
13职工习惯性思维定势
f习惯性思维定势,在职工行为研究领域也被称为“习惯性违章”,它主要指的是生产管理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且被职工“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存在的机理有三:一是工作本身机械重复;二是工作主要由人来完成;三是此种违章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因此,习惯性违章主要是由管理手段来决定的,它的解决途径也应从管理入手。按照违章内容的不同,习惯性违章可以划分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可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例如有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