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保持电枢电压恒定可用改变励磁的方法实现恒功率调速。同时采用转速、电流转速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获得优良的静、动态调速特性。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变速传动领域中直流调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交流电动机自1885年出现后,由于没有理想的调速方案,因而长期用于恒速拖动领域,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1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更新。迄今为止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经历了分立换流关断器件(晶闸管元件),自关断器件(GTR、GTO、VDMOS、IGBT)功率集成电路PIC智能模块IPM专用功率器件模块ASPM使得变频装置在性能与价格比上可以与直流调速装置相媲美。2先进的调制技术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中期德国AScho
u
g等人率先把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推广应用于变频调速中,即PWM技术。PW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优化了变频装置的性能,而且更重要的意义是抑制逆变器输出电压或电流中的谐波分量从而降低或消除了变频调速时电机的转矩脉动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效率扩大了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3矢量控制技术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提出。1975年德国学者FBlaschke提出了矢量变换控制原理采用参数重构和状态重构的现代控制理论概念实现了交流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之间的解藕实现了将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等效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过程。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的MDepe
brock对时空间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理论,以转矩和磁通的独立跟踪自调整并借助于转矩的Ba
dBa
d控制来实现转矩和磁通直接控制。4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单片微机MCS,DSP,→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I
structio
SetComputerRISC为控制核心的微机控制技术使得交流调速从模拟控制迅速走向数字控制。数字化使得控制器对信息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各种计算轻易实现,从而交流调速的现代控制方法终于得以完全实现。交流调速系统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f(1)容量大。(2)转速高且耐压高。(3)交流电机的体积,重量,比同等容量的直流电机小,且结构简单,经济可靠,惯性小。(4)交流电机环境适应力强,坚固耐用,可以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使用。(5)高性能,高精度的新型交流拖动系统已达到同直流拖动系统一样的性能指标。(6)交流调速系统表现出显著的节能。111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系统的类型由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可知异步电动机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Pe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P1sPe是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