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心理咨询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心理咨询中心在学院领导的指导和学生处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鲁高工委200639号)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中心2010年工作的指导方针,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咨询活动,使我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现将本年度中心各项工作总结如下:一、日常工作1、常规咨询。2010年度,心理咨询中心继续承担全院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中心每周5天向师生开放,截至目前,中心共受理个别咨询80人次,另回答网络咨询提问50人次。学生来访主要是基于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情绪困扰、恋爱情感、个人发展等。心理咨询中心对来访学生分别采取运用危机干预技术进行随访、转诊转介、中长期心理咨询、短期咨询等方式对来访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并对每一位来访学生的咨询、诊断、处理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咨询记录,建立了心理咨询档案,为今后的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丰富详实的个案资料。对个别咨询中遇到的具有特殊性的个案,心理咨询中心
1
f在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的前提下与来访学生所在学院的心理辅导员和辅导员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防御措施的指导和建议,减少和消除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2、心理普查与心理排查。认真做好2010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2010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进行了新于生心理健康普查,通过对普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我院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参加心理健康测验的4749名新生占参加测验学生总数的1153;中,有心理困扰学生548人,其中表现为轻度症状的有375人,占842,中度症状的有159人,占324,重度症状的有14人占029。具有中重度心理困扰的学生在各因子上分布也不均衡,排在前五位的因子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焦虑,其中比率最高的因子是人际关系敏感,有80人,占中重度症状学生总数的4624。九个症状因子中比率最低的为躯体化,共有8人,比率为462,对于出现中重度症状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在了解学生的具体症状表现后,对其进行“一对一”心理帮扶。心理咨询中心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跟踪咨询,并随时和学生的辅导员和心理辅导员了解情况,以避免危机事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