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防范
作者:陈海忠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31期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00702
教师的语言暴力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运用带有负面影响的语言表达方式。具体的语言内容带有蔑视、谩骂以及诋毁的性质,导致学生获得不适的主观感受,最终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名誉等受到伤害。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语言暴力,也是一种精神伤害,它给学生带来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创伤远比皮肉之苦更痛。
教师的语言暴力与日常教育中的批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批评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严肃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维度的教育,批评的目标在于及时指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适当的改正建议。与语言暴力不同的是,语言暴力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而批评是出于爱护学生的目的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教育。而且,语言暴力的产生大多与教师的个人情绪有很大的关联,大部分教师在出现语言暴力情况时,往往是为了发泄个人的不满情绪,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一、教师语言暴力的总体概述
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自身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不恰当的方法,正是由于方法的不恰当,才会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伤害,下文首先针对语言暴力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诱因进行简要分析。
(一)基本内涵
所谓语言暴力,是指运用不文明词汇谩骂交流对象,或者用带有侮辱性质的语言表达内容与他人进行交流,对对方的心理和精神造成巨大伤害,或者受到伤害的体验。而具体到教育语言暴力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面向学生开展教育教学以及日常的沟通交流中采用极端的、缺乏尊重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造成学生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关于产生这种状态的具体原因,一方面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和教师的地位相对而言还是不够平等的,教师处在更高的位置上,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这种地位上的差异使得教师从主观上感受到一定的优势,其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当教师有了这种优越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出现障碍和问题时,才可能产生语言暴力。
(二)教师语言暴力的主要诱因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上来说,导致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出现语言暴力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限制。中学教师所接受的教育层次通常是师范学院的普通本科学历,虽然教师在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