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3内容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5意义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③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④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四、选修内容1.选修一戊戌变法。2.选修二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主思想。
主题一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的时段特征甲午战争后,巨大的民族危机震醒了中华民族。觉醒、探索构成了1895年至1919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深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政治上: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请回答:1试分别概述材料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01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第4页共23页
f解题思路第1问关键把握时间信息“1901年到1920年”,由此可明确“沉沦”指的是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升”是指中国不断探索斗争,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第2问的原因可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以及革命派的不断努力等角度分析。答案1含义:沉沦:西方列强侵略,清王朝腐败,中国社会日益沦为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