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
【考点导图】
一、民族危机加深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影响: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概况: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3.辛亥革命1条件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④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2过程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
第1页共23页
f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④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3意义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表现:传统工业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背景①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表现①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3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二19世纪末20世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