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过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院式规划的翻版。以北京为例,1949年解放后,大批革命成功者打下了江山,从天南海北聚集到了北京,大批的办公楼、住宅楼在北京拔地而起,前苏联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意识形态,影响了城市的建筑风貌,还影响了城市的规模和尺度。一个大院占地动辄数十上百公顷,形成了一个个的独立王国。时间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的土地出让加剧了大体量封闭式小区的建设。许多城市动辄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挂牌出让,对地方政府而言,可以快速的收入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开发商可以降低成本规划私密的小区空间。这在土地私有化的西方,是不可思议的。中国一个小区通常占地达1220公顷,内含20003000户;而美国的封闭式社区平均只有291户,其中有一半只有150户或更少。从农耕社会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仍然是一个围墙社会:绵亘万里的长城、城池上的城墙、单位机关里的院墙、各种小区里的围墙……与美国人持枪自保相比,筑高围墙似乎更为明智。大体量的土地出让,加上大项目的风起云涌,中国大地上的各色大马路、大广场、大社区、大循环,规模过大的院落把城市割裂开来,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单元,成为阻碍城
f市微循环的巨无霸。
22、街区制形成原因
从规模和体量看,西方国家土地私有制,无论是政府征收还是开发商购买,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收购成本,根本无法进行动辄容纳数万人口的小区建设,基本都是顺应既有的道路格局进行小体量的社区建设。从谷歌地图上看城市的肌理,西方城市大多区块小、道路细而密。
三、封闭式小区与街区制的比较
31、安全性
封闭式小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小区的安全性。封闭式小区设在小区主要入口的门卫确实对减少过境交通、流动摊贩有较大作用,但实际无法限制非本小区人员的出人,防范犯罪有效性差,物业管理公司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采取了更有效的监视与巡逻的方式。但由于低廉的物业费用导致无法增加人力对占地比较大的范围保持高密度的持续巡逻。实际操作证实,对大型中低档住宅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在安保方面难度很大。街区制并不等同于放弃小区的安全性与居民的安全感。街区制以组团为防卫单元,每个防卫组团门卫独立设立的位置可使保安的视线既能到达内部庭院,也能兼顾公共道路及环境的情况。由于防卫单元缩小,使保安防管理更有效,安全性提高同时每个防卫单元为组团,由于居民对可享用的组团公共空间比较熟悉并互相了解,这种“可防卫空间”产生的“自然监视”作用使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