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看到的自然植被
C.攀登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美丽景致
D.暑假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玩见到的点点绿洲
解析:6B7C8A第6题,我国30°N沿线110°E以东地区降水多于110°E以西地
区,故植被覆盖率高于110°E以西地区,所以植被叶面指数大于110°E以西地区。第7题,我
2
f国30°N沿线100°E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气温低、热量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第8题,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反映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从新疆出发向东旅行依次看到沙漠、草原和枫树,也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看到的自然植被是热量不同造成的,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攀登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美丽景致是水热条件不同所引起的,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2017泉州质量检测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m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9.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0.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
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11.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
D.降水的季节变化
解析:9C10D11A第9题,由于海拔较高,且秦岭地处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分界线,
天气变化多端。资料里也给出路线:以山水形胜出名,路线以积雪多等出名。积雪中行走会耗费
体力,在高山险路且有碎石的路上积雪会致使行路不便,导致滑倒或因路途高低不平受伤的现象,
所以不应该在冬季徒步旅行,A直接排除;4、5月,山上积雪还有残余,也应排除掉;10、11月,
秋末冬初,冷空气频频,在北方海拔较高的地方容易出现气温骤降,易使行人出现身体失温的现
象,影响身体健康。单从安全角度考虑,7、8月份应该是最适合徒步旅行的时期,虽然会出现降
3
f水较多的现象,但只要避免雨中行走就行了,安全性比其他几个选项中要更高一些。故此题选C。第10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