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
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
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
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
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
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1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让我们在音
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表演《小鸟小鸟》歌曲借景
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小鸟小鸟》。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歌谱挂图、录音机、磁带、脚踏风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
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
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
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
1
f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