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心得体会
篇一:常见几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第一章食用菌菌种的与培育一、食用菌菌种的分类与制作流程制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常言道:“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可见菌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菌种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培育优良菌种,是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人工培养的菌种,根据菌种培养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类。★制作菌种的具体操作工艺流程:母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筛选提纯→原始种→中试后确定母种转管扩接←保贮原种培养基制备→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培养→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制备→常压或高压灭菌→接种→培养→栽培种二、母种的分离与培育一般把从自然界中,首次通过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而得到的纯菌丝体称为母种,或称一
f级种。它是菌种类型的原始种。原始母种通过移接成数支试管种,这些移接的试管种,亦可称为母种。
1母种常用培养基的分类常用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有三种: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AS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2.培养基的制作步骤首先,将马铃薯洗净,削去皮与芽眼,切成薄片,加水1000mL,在锅内煮沸后保持20mi
。用4~8层纱布过滤。其次,继续用小火加热,并准确称量其余药品,加到马铃薯汁中搅匀,琼脂粉最后加入(如果用琼脂条,需要边加热边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其余药品),加热使其完全溶化,补足水量至1000mL。再次,分装试管。将培养基趁热倒入漏斗中或分装器中,分装试管。试管的装量大约为15,各支试管装量一致。然后5~10只捆成一捆,准备灭菌。第四,把捆好的试管塞上棉塞,放进灭菌锅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取出试管,在干净的房间里把试管摆成斜面,斜面一般是试管长度的12左右,不得超过35,然后放入培养箱3537℃培养一天,检查无污染后保存待用。3、种菇的选择与种菇分离
f★种菇子实体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选取符合本品种典型特征的个体;其次要在出菇早、出菇均匀、生长旺盛的菇木和菇床上挑选;第三要求朵型正常,菌盖肥厚,菌柄短壮,无病虫害。野生菇木的选择应选出菇多而无杂菌生长的幼龄菇木。
★选择好种菇以后,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和菇木分离法等。
(1)组织分离法选菇型正常、发育健壮、中等成熟的平菇子实体,表面消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