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当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即为老年型国家。中国从
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还面对严峻的独生子女家庭问题,而我国现有的家庭养老、
社会化养老保障系统还无法处理这个现实问题。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我国独生子女达9000万人,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长期以来我
国社会建立在多子女基础上的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已被抽掉。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主要还是
以家庭养老,或以“退休工资子女资助”“自己创收子女资助”养老为主,随着今后独生、
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严峻的挑战是,仅靠“孝顺”和“道德伦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
问题的。因此我们从事人口计生事业的干部乃至全社会除了加强对青年人尊老、爱老、养老
的教育外,还必须加强对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和宣传,转变其养老观念,使其及早把握自己
的养老动机和社会化养老保障措施。
另据统计,我国大中城市已出现约60万“丁克家庭”,其应对养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社会
化养老保障体系更为迫切,因此,面对人口老龄化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是迫切眉睫的大问题。
一、改变老年人的愿望
中国老年人大都出生于三、四十年代。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在旧式的大家庭里成长起来的。
他们孝敬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后代,即使离开故土、远渡重洋,也从未割断对家乡、对父
母的眷恋与亲情,并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赡养家中父母的责任。他们经历过数不清的饥荒、战
f争、社会大变革,以及日新月异的观念更替。当他们恭恭敬敬地送走了离世的父母,尽心尽
责地拉扯大儿女并帮助他们成家立业以后,晚年来临时,他们这才发现,一切都跟以前不同
了。
中国的老人对子女的依赖性,应该说是位居世界前列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在一次
14个省市区(包括农村)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在“如何养老”这一问题栏里,754的人仍
愿意“靠子女养老”,128的人选择“享受退休金”,只有5的人希望“享受社会保险”,
而同意进养老院的仅43。
如今,我国尊重老人、关心、爱护老人已蔚然成风,受到世人的称羡。然而,中国传统的养
老模式,正随着日益演化的社会变革而逐步解体,“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正、
面临着多种社会因素和价值取向的冲击。
首先是“住”。在农村,那些青堂瓦舍的幢幢新房,都是子女们自立门户的标志。那么,老
人们住到哪儿去呢?有的住老房,大都是几十年前所盖,年久失修,但这还算是比较好的情
况。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