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条上级满意类指标设计的意义通过中期述职报告强化对工作过程的管理,实现管理的“精耕细作”。增加考核的全面性,使被考核者在集中主要精力于业绩指标的同时保持各自基本工作职责的完成。增加适度的主观评价,简化考核操作,避免指标过于讲究细化的考核迷信。使各级主管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强化职位权力,提升主管的管理能力。第十三条协作者满意度指标它分为针对主管的内部客户满意度指标和针对基层员工的团队同事满意度指标。内部客户满意度指标是针对部门主管的满意类考核指标。它是该主管所在部门服务的主要内部客户(本部门的主要服务对象)对该部门的综合评价。它包括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态度两类二级指标,
f由考核者赋予不同权重。团队同事满意度指标是同一团队中工作相关的其他员工对被考
核者的满意度评价。它主要包括合作意识和工作能力两类二级指标,由部门主管设定统一的权重。
第十四条协作者满意度指标设计的意义内部客户满意度指标设计的意义:明确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对内部客户的服务意识和团队之间的协同意识,创建提倡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通过调整内部客户评价的权重可以提高某些关键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重要程度,从而实施战略目标牵引。团队同事满意度指标设计的意义:强调团队精神;加强员工之间的正式沟通,形成一种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适度的内部竞争,作为互为既得利益的竞争者,了解对手可以提高竞争的质量。第十五条绩效考核指标小结绩效考核指标
第三章集团指标体系第十六条集团业绩类指标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支持与管理类指标、行政事务与管理类指标、财务类指标、人力资源类指标、财务类指标、审计类指标、法务类指标、市场类指标
考核指标格式
f指标名称指标定义设立目的计算公式相关说明数据收集数据来源数据核对统计周期统计方式
第十七条集团满意类指标内容主要包括:上级满意度、协作指标。上级满意度主要通过述职报告的综合评价来完成。
第十八条中期述职报告部门和同级公司、工厂主管对考核其工作的总体回顾,强调对工作过程的描述,由绩效管理委员会集体评定。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挡,对通过述职者给予一定的考核分值。第十九条中期述职方式包括撰写述职报告,登台进行述职(一般2030分钟),评委及听众提问(1015分钟),对述职报告及演讲行为进行评价。第二十条中期述职内容
f目标承诺陈述(量化指标、完成情况)主要业绩行为分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