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科目
历史
教学设计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
课题
课时
起源与早期国家
1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和社会特征。
2探究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变化。
3掌握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目标与
核心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有利于历史的传承与探究。
教学重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和社会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1王位世袭制;2分封制和宗法制;3井田制
课前准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设计意图
f一.导入新课:【师】PPT展示元谋人门齿化石。
【师】196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的一个小山坡上,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这是当时我国境内所见教最古老的直立人元谋人的门齿化石。那么,元谋学人处于什么时代?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的?中过国早期国家是怎样的形成与发展的?下面,带着程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下面的学习。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新课讲授(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师】设置问题安排同学自主预习。1、石器时代分为那两个阶段?2、代表性的文化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在课本中寻找答案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师】大家回答的不错。接下来大家跟着老师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播放幻灯片)1、旧石器时代(1)概念: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
f(2)文化遗存:具有代表性的有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3)代表文化: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4)社会特征:①原始人群是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社会组织形式,人们过着群居生活。②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师】那么同学们看这个图片(PPT),思考: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帮助学生理解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师】教师总结后继续讲解新课。
学生根据所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