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文学概论》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文学概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规律的学科,属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理论基础部分。因此,要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文学概论无疑是核心课程之一。《文学概论》课程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其它课程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以其它课程为材料和基础,同时又指导其它课程的学习。因此,应当注意把文学概论的学习与其它课程学习结合起来。文学概论课讲述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讲述文学活动、文学的性质、文学创造过程、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叙事性作品、抒情性作品、文学风格、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和文学接受过程。(1)该课程为闭卷考试,试卷主要有四种题型: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题型说明题型一:名词解释题型二:简答题题型三分析题题型四论述题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409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
二、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主要活动
(1)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三种思潮一是俄国形式主义,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作品对世界的再现或对作者情感的表现,而应是作品的语言形式本身;二是美国“新批评”,提出“文学本体论”概念,认定文学活动的本体仅仅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三是法国结构主义,搜求超个人和超现实的永久性客观“结构”,强调作品的与世界和作者相疏离的独立性和自足性。(2)游戏说游戏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来源于人的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由此看它本质上就是一种游戏。也就是说,文学作为游戏,是人的轻松愉快的闲适活动的产物。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较早从理论上阐述了艺术同游戏这一人的自由活动的联系。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强调:只有完整的人才游戏,而只有在游戏中人才是完整的人。在这里,游戏实际上几乎就是审美的代名词了。席勒的游戏说的原型是神话中的希腊人的自由生活(参见丹纳《艺术哲学》的有关论述)。斯宾塞继席勒之后提出了“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的见解。谷鲁斯把游戏说同摹仿说结合起来,认为艺术是一种“内摹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3)摹仿说古希腊文艺摹仿说的基本含义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它内部存在两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