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位置的原则为: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便于施工。各层混凝士要振捣密实。
f由于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有重要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原材料、配合比、浇筑部位和季节等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四、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士养护后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外观检查、尺寸偏差和强度检查。现浇结构分项工程可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1、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检查
对构件逐一进行检查,有无存在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及夹层、缺棱掉角和裂缝等缺陷。对于混凝土表面缺陷,根据具体情况迸行修整。
2、尺寸偏差检查
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对构件的轴线、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洞位置进行实测检查,各项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
3、混凝土强度检查
主要是抗压强度的检查,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
f件,在混凝士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的数量,与试件的留置方式,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查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的原则,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的范围仅限于涉及安全的柱、墙、梁等结构构件的重要部位。实体检验的依据为与结构实体混凝土组成成分。养护条件相同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
五、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混凝土的成型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与养护。拆模等。
1、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对模板系统、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埋管线等必须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要填写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在每一施工层中,先浇筑柱或墙的混凝土,然后再依次浇筑梁和板,在每一施工段中的柱或墙按各层高度连续浇筑。每一排柱子的浇筑顺序由外向内对称进行,不能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免柱模板因单向浇筑混凝土受推力,发生倾斜而使误差积累难以纠正。柱子浇筑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
f钢筋绑扎之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