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论文农村金融论文农村金融论文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不断加强机制和体制建设,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农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已经成型。在建国初期的农村信用社单一机构体系基础上,建立起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覆盖各行政层级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2008年末全国平均每个乡镇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51个,基本实现了“普惠式”供给。农村金融业务更加丰富,从建国初期只能提供基本的“存贷汇”服务发展为包括本外币汇兑、网上银行、农业保险在内的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在金融资源配置、分散农业风险、调节产业结构、便利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从行政色彩浓厚的国营金融机构逐步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农村信贷资金从国家计划供应逐步转向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了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作用,农村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政策扶持体系日趋完善,从国家直接划拨资金向财税、货币、监管多项扶持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发展,更加重视农村金融的资源配置和“造血”功能,在建立政策扶持体系和金融支农长效机制方面进行
f了有益探索。农村金融环境不断改善,覆盖全国的现代化清算系统和支付手段逐步向农村延伸,农村社会征信体系初步建立,完成了征信、清算、支付系统的初步整合;信用社区建设不断推进,农户的信用意识逐渐加强,涉农贷款质量稳步提高。随着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壮大,其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也日益加大。2008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约69万亿元,是2005年末的172倍,涉农贷款与农业GDP、农民人均涉农贷款(扣除农发行粮棉油收购贷款)和人均纯收入之比分别为203和191,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027和04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农民“卖粮难、存粮难”的问题,20062008年累计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超过9400亿元,解决了过去粮棉油收购“打白条”问题。粮棉油收购贷款支持收购粮食总量占每年粮食产量和粮食商品量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以上。二是支持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现代化,增强农业综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