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之下来问美德是
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
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
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
由教育而来的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他们为扩展人的善性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8分)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3年暑期检测考试答案历史
f一、选择题1A2C3B4D5B6A7D8D9B10C11B12C13B14C15D16B17D18C19B20C21B22A23C24B25D26D27D28C29D30B31B32B33D34C35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14分)1根据材料,分析促使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的历史因素。(5分)英国《大宪章》为私人财产的合法性提供了契约和法律的保障;英国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传统的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必须建立大规模的商业组织来适应广阔的市场。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英国殖民统治所起到的作用。(6分)一方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凭借国家权力,发动对殖民地的战争、抢占殖民地的资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进行原始积累:另一方面,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凭借武力去敛财,最终导致殖民地人民反抗,譬如北美大陆殖民地人民发动了独立战争。
3根据材料,归纳“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3分)英国东印度公司违背自由市场规律,阻碍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37.(16分)(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8分)主张: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王阳明:致良知。苏格拉底: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知德合一。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8分)途径:孟子: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苟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苏格拉底:美德由教育而来。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