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节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1.定义: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2.地震的要素1震级: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有关。3震源:地震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4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5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6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7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3.危害1造成房屋倒塌。2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3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5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4.分布地区1地震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
f2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3我国的地震灾害①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②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定义: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滑坡多发原因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区植被覆盖度较差
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3危害堵塞河道
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泥石流
1定义: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
洪流。
2发生条件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3危害
淤塞江河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3.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
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一、判断题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2.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烈度不一定相同。3.滑坡多发生在山坡上。4.泥石流多发生在山谷中。5.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地形陡峻、松散物质多和短时间有大量水流。答案:1×2√3√4√5√
f二、选择题
6.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是
A.震级
B.烈度
C.震源深度
D.震中距
答案:A
7.下列关于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烈度与震级呈正相关
B.烈度与震源深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