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教学目标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圆锥曲线
1掌握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图像和简单几何性质2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3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4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5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6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7熟悉圆锥曲线中基本量的计算8.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9.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2
重点难点1
知识点梳理
作业
教学效果
课后反思
课堂表现
接受情况评价
学生自评
作业检查完成情况:作业质量:
教师签名
圆锥曲线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f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
(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
常数2a,且此常数2a一定要大于F1F2,当常数等于F1F2时,轨迹是线段F1F2,当常数小于
F1F2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且此常数2a一
定要小于F1
F
2
,定义中的“绝对值”与
2a
<F
1
F
2
不可忽视。若
2a
=F1
F
2
,则轨迹是以
F1

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2aF1F2,则轨迹不存在。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
线的一支。
如(1)已知定点F130F230,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的轨迹中是椭圆的是
A.PF1PF24B.PF1PF26C.PF1PF210
D.PF12PF2212
(2)第二定义中要注意定点和定直线是相应的焦点和准线,且“点点距为分子、点线距为分母”,
其商即是离心率e。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给出了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与此点到相应准线距
离间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第二定义对它们进行相互转化。
如已知点Q220及抛物线yx2上一动点P(xy)则yPQ的最小值是_____4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
方程):
(1)椭圆:焦点在x轴上时x2y2a2b2
1(ab0)
xy

ab
cossi

(参数方程,其中


参数),焦点在
y轴上时
y2a2

x2b2
=1(ab0)。方程Ax2
By2
C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