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入手,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改革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突出职业特色及工学结合,以满足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对英语人才的巨大需求。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这既限制了高职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又制约了学生应有的创新思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差距。面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1.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1.1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核心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学习和记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加之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的自信心比较脆弱,被动机械的接受自然无法带给他们良好的教学效果。1.2采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高职学生一入学,英语过级考试的压力就随之而来。他们本身英语基础差,英语成绩偏低,为了他们中更多学生拿到英语过级合格证,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就拘泥于词汇、语法、课文翻译的“老三段”教学模式。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多地围绕语言点展开,而忽视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及未来职业所可能涉及的语言环境,学习语言刻板有余,灵活应用性明显不足。1.3教学评估手段不科学。现在对学生的评估手段依然以“笔试”为主。教师不愿在“宝贵”的课堂上花太多时间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而是一味地灌输备考的相关知识,教学围绕考试,培养出一大批“高分低能”、“哑巴英语”学生。1.4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依然有“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素质”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很多学校课程设置以精读课为主,泛读课为辅,轻视口语、写作、翻译教学;强调课堂教学,忽视第二课堂教学;没有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5学生自学能力差。高职英语课一般为每周四个学时,既包括精读、泛读又包括听力。课堂上要做到精讲多练,学生没有课外的自学便难以达到。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感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加之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他们未能尽快地适应以培养“能力中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