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药物涂层球囊策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31例分叉病变患者(主支狭窄70;分支血管参考直径≥2mm),单纯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处理分支血管,观察手术成功率、分支血管血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随访过程中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31例患者33个分叉病变中位于前降支对角支占5758,回旋支钝缘支占3030,右冠状动脉后降支或左室后支占1212。3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并且全部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其中2列患者出现分支血管夹层(1例TIMI血流70,即Medi
a分型0,0,1),仍缺乏较好的介入策略。本研究收集、分析我院单纯DCB策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的31例患者,初步探讨单纯DCB策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本院心内科收住的冠心病患者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35~75岁,平均(5990±1119)岁。合并高血压病史25例,糖尿病12例,吸烟史17例,既往心肌梗死2例,既往PCI8例。共计33处分叉病变(主支近段狭窄70;分支血管参考直径≥2mm;药物治疗后仍反复有心绞痛发作;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等心肌缺血依据或分支血管FFR70。所有患者均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9个月,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adversecardiaceve
ts,MACE)的发生情况,MACE定义为: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argetlesio
revascularizatio
,TLR)。术后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分支晚期管腔丢失(latelume
loss,LLL),定义为:术后9个月由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定的分支最小管腔直径(mi
imallume
dia
aeter,MLD)与术后即刻分支MLD的差别。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ANOVA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γ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成功率:3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并且全部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其中2例患者出现分支血管夹层(1例TIMI血流005),但复查时靶病变直径狭窄率与术后即刻直径狭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支血管术前、术后即刻与随访造影见表1。3讨论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约占冠状动脉介入病例的15~20,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