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可以将峰值检测器分成几个模块:(1)模拟峰值存储器,即电容器;
9
f(2)单向电流开关,即二极管;(3)输入输出缓冲隔离,即运算放大器;(4)电容放电复位开关(这部分非必须,如:如果电容值选取合适,两次采样时间间隔较大)。经改进,选择用下面的原理图,前面的一个电压跟随器分析同上,后面一个电压跟随器是利用了其输入阻抗无穷大,输出阻抗为零的特点,就相当于电容C1不能通过后面的电路放电,这样就保证了峰值的不变。改进后方案:
图6峰值检测电路2
四、理论计算
1、理论计算过程较为简单,为了使反应灵敏一些,电容选择较小一些,本例中选的是1UF的电容。
2、连接两个电压跟随器的电阻选择20kΩ。3、假设输入电压不断增大,则D2导通,则电容C1继续充电,输出
10
f电压就是C1上电压,也将增大;若输入电压减小,由于D2截止,则新输入的新号不会送到输出,输出还是以前保留地最大值,即C1上的电压值。此时由于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D1导通,3处电压即是输出电压,这样可以保持C1上电压不会下降,即保证了峰值的稳定显示。
五、仿真结果及分析
51仿真过程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如果不方便直接做成实物的话,那么可以采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将可以得到理论分析相近的结果。那么根据仿真原理图,得以下仿真结果图:(1)方案一峰值检测电路的仿真结果
图7简单峰值检测电路仿真波形图
分析理论原理图可以得到与以上波形图相似的误差,电路存在着
11
f不足之处,那么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普通二极管存在着导通电压压降,使得输出电压无法跟输入电压匹配,从导致误差的存在,上图检测的误差主要来自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降改进的目的是想要消除二极管上的压降,因此就用“超级二极管”代替简单二极管,从而减小误差。或者从方案二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用电压跟随器更能起到电压输入与输出的匹配问题。(2)改进后峰值检测的仿真结果
图8方案二峰值检测电路仿真波形图
这个波形就很完善,而且基本上没什么误差。通过两个电压跟随器的连接,达到了减小误差的效果,第二个电压跟随器利用其输入阻抗无穷大的特点,起到了防止电容器放电带来的误差,第一个电压跟随器并接一个二极管起到了输出与输入电压的跟随效果,使电路消除了反应速度慢的特点。再将放大后的电压直接引入示波器的另一输入端,与峰值显示进行比较,以验证峰值测试是否准确。如下图所示
12
f52调试与故障检测
测试步骤:(1)接电源。由于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