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内,
按中心点法的规则,该矩形区域相应的栅格单元代码
应为C,中心点法常用于具有连续分布特性的地理要
素,如降雨量分布,人口密度图等。
②面积占优法:以占矩形区域面积最大的地物类
型或现象特性决定栅格单元的代码。在图33所示的
例中,显见B类地物所占面积最大,故相应栅格代码
定为B。面积占优法常用于分类较细,地物类别斑块
较小的情况。③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选
图33栅格单元代码的确定
取最重要的地物类型决定相应的栅格单元代码、假设
图33中A类为最重要的地物类型,即A比B和C类更为重要,则栅格单元的代码应为A。
重要性法常用于具有特殊意义而面积较小的地理要素,特别是点、线状地理要素,如城镇、
交通枢钮、交通线、河流水系等,在棚格中代码应尽量表示这些重要地物。
38
f④百分比法:根据矩形区域内各地理要素所占面积的百分比数确定栅格单元的代码参与,如可记面积最大的两类BA,也可根据B类和A类所占面积百分比数在代码中加入数字。
逼近原始精度的第二种方法是缩小单个栅格单元的面积,即增加栅格单元的总数,行列数也相应地增加。这样,每个栅格单元可代表更为精细的地面矩形单元,混合单元减少。混合类别和混合的面积都大大减小,可以大大提高量算的精度;接近真实的形态,表现更细小的地物类型。
然而增加栅格个数、提高数据精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数据量的大幅度增加,数据冗余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已发展了一系列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法,如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码等。
二、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
1、链式编码Chai
Codes
链式编码又称为弗里曼链码Freema
,1961或边界
链码。链式编码主要是记录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边
5
6
7
界。它把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边界表示为:由某一起
始点开始并按某些基本方向确定的单位矢量链。基本方
4
0
向可定义为:东=0,东南=l,南=2,西南=3,西=4,
西北=5,北=6,东北=7等八个基本方向(如图34
所示)。
3
2
1
如果对于图35所示的线状地物确定其起始点为像元1,5,则其链式编码为:
图34链式编码的方向代码
1,5,3,3,3,3,3,3,3
对于图35所示的面状地物,假设其原起
起始点
始点定为像元(5,8),则该多边形边界按顺时
针方向的链式编码为:5,8,3,2,4,4,6,6,7,6,0,2,1链式编码的前两个数字表示起点的行、列
数,从第三个数字开始的每个数字表示单位矢量的方向,八个方向以07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