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二、实施少些“强行”手段,引导农民是重点实施少些“强行”手段,中央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做到“五要五不要”: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充
2
f2007年中国重庆渝北青年人才论坛获奖论文
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盲目强行推进,一定要用民主协商、引导、示范的方法进行。然而从媒体上得知,某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有的基层干部,强行命令群众改房、改厕、改水,群众不愿就以“有事别来找我”相威胁。甚至于有的干部扒房、扒墙,遭到农民的强烈抵制,农民气愤地称其为“两扒”工程。究其原因,一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关系把握不准,二是必须完成上级的“指标任务”,不得已而为之。因此,政府应当少下“指标”,尊重实情和群众意愿,多发挥干部的引导作用,坚决制止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三、建设少些“跟风”做法,实事求是是关键建设少些“跟风”做法,有的地方不联系自身的实际,不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分轻重缓急,快字当头,蛮干冒进,盲目跟风,“姐姐做鞋,妹妹剪样”,别人建房我建房,别人改厕我改厕,别人修路我修路,浅显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一种“复制”,只是“遵章办事”,将新农村建设认识简单化、浅表化,从而“一窝蜂”跟进。中央精神要求我们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四、发展少些“形象”工程,增收致富是根本发展少些“形象”工程,时下,带上眼镜装“面子”的人有之,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之中,也有的人为群众带上“眼镜”有的地方,。在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偏离了方向,没有较好地把握住重点,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房的外观装饰上,为应付检查,以“票子”装“面子”,热衷于重金包装,
3
f2007年中国重庆渝北青年人才论坛获奖论文
大搞形象工程,“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农村面貌可“观”,农业发展依旧,农民贫困依然;有的地方,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将“示范村”、“推进村”选择在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的地方,这样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易于打造成“样板”,效果来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