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川教授的测算,如果美国对从我国进口的产品征收30美元吨的碳关税,将会导致我国出口总额下降0715;如果碳关税率提高一倍达到60美元吨,出口总额就会下降1244。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碳关税政策真正实行,将引起欧盟成员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效仿,当前,法国和加拿大正酝酿出台类似于美国的碳关税政策,拟对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对我国这样一个出口贸易占GDP很大比重的国家而言,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f如果欧美国家对高耗能产品征收碳关税,无疑将降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出口优势主要还是价格优势,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取胜竞争对手。欧美国家仅仅在劳动力方面的成本至少是我们的10倍以上,而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消费品行业、重化工业领域。也就是说,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化工业,我们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沿海地区的“三来一补”企业基本上关停并转,那么碳关税将是我国制造业的第二波冲击。在碳关税压力下失去价格优势的制造业将不得不再次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可能这个幅度并不亚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银行之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可能将面对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碳关税还有一个影响,那就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美国正在推进的利用粮食制造乙醇能源的策略,已经造成全世界范围内粮食价格的上涨,从而直接造成欠发达国家贫困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衰退甚至崩溃。如果中国在研究新能源的时候也将美国的乙醇能源作为发展方向,可以想见在一个本来就粮食短缺的国家将会造成什么影响?中国的18亿亩耕地红线仅仅保卫的是中国的吃饭问题。还没有实现以粮食制造能源的目标。美国的这一策略,将会对全球包括中国粮食价格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应对碳关税的措施
政府在淘汰落后技术和过剩产能方面应该进一步发挥主导性,在先进技术推广、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方面应该予以扶持。“节能减排”最核心的地方在于“科学技术”,这与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不无关系。推行“碳税”,无疑会在开初显著增加制造业成本,但是从长期看是值得的,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如果政府能够化解一部分成本,使企业轻装上阵,会是一个好的局面。最根本的办法是要充分发挥“碳关税”倒逼机制的作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节能减排实效,增强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