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深知:是党教育了我,培养了我;是公正务实校领导认可了我工作,带动了我;是计算机专业组这个团结集体,支持了我,鼓励了我。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中才能发出自身光和热。我会一如继往地爱我所爱事业,辛勤耕耘下去,为党事业无悔奉献,直到永远。7月太行山苍翠如黛,巍然矗立。在太行深处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中心小学操场上,矗立着一方巨大石碑,碑文记录着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军队退休干部组织带领群众捐资助学建校兴业事迹。这位时常被崔河村父老乡亲饱含深情念叨着老军人,就是被吉林省委、省军区授予“一心为民模范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原吉林省四平军分区政委、退休已8年崔晓满。他以自己倾力实践,把一位老共产党员无私情怀深深镌刻在巍巍太行山上。为了崔河村明天“老政委呀,你要不想个办法,咱村学校可就要撤并了,娃娃们就得走十几里山路到别村去上学了。”2001年3月,崔晓满回到阔别多年老家探望老母亲,却听到这样一个坏消息。他没想到,村小学校竟然还是上世纪50年代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学校不得不搬到村委会旧仓库,两个年级学生挤在一个透风漏雨屋里上课。崔晓满心里有说不出酸楚。他开始琢磨:要为这儿孩子们建所新学校。可是,钱在哪儿呢?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还欠债累累,而建小学至少得28万元。一连几天几夜走访调查,征求意见,终于形成了一个捐资建校思路。崔晓满起草了倡议书送到村民手中。“咱先捐出3万元吧。”崔晓满和老伴儿商量,老伴爽快地答应了。女儿知道后,委屈地对崔晓满说:“您为别人孩子建学校,可我到现在还没房子,您咋就不想想我们呢?”“为了崔河村明天,先给孩子们盖个学校。”崔晓满耐心地向女儿解释:盖学校事关几个村子几百个孩子前途。为把学校尽快建起来,
f他又动员亲朋好友凑了6万元作启动资金,从弟弟那里要来60吨水泥、3万块砖,还有部分钢材。乡亲们被他真情打动,也都纷纷捐助,仅两天时间,就集资16850元。崔晓满又把一份“为了崔河村明天”倡议书发向本村在外务工乡亲,先后联系到了60多位。乡亲们为他诚心感动,纷纷慷慨解囊。随后,晋城市、泽州县拨款10万元,使建校资金全部落实。经过3个多月紧张施工,一座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教学楼拔地而起。在“八一”建军节举行简朴落成典礼上,当地政府领导把“情系家乡写真情,心献教育铸伟业”锦旗郑重地送给崔晓满。一个也不能少崔晓满成了崔河村小学名誉校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