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创作构思为中心,主要论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写作的方法技巧和艺术性。
(2)《文心雕龙》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分上下两编,每编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张实用的“文必在纬军国”之落实文风。
(3)《诗品》
f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它是在刘勰《文心雕龙》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这两部著作相继出现在齐梁时代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计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
四、小说
(1)《搜神记》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它是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有《干将莫邪》《南柯太守传》等名篇。代表魏晋南北朝小说最高成就。
(2)《世说新语》
刘义庆,字季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
五、其他
(1)鲍照:乐府《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愤懑。
f(2)左思:《三都赋》,分别是《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这些赋实际上不只是写三个都城,而是写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概况。左思早年曾写成《齐都赋》,全文早佚,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一年后又欲赋三都。“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的情形。
(4)王羲之: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被尊为书圣;曾为右将军,故称王右军,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5)李密:《陈情表》。有人评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