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窦雁冰
党校教学改革是党校教育永恒的课题,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目的的实现。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更高了,标准更精细了,内容更丰富了,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与手段,只有不断适应这种新要求、新变化,才能更好地完成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近年来,博州党校在坚持和完善教学新布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建构新型教育培训体系过程中,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要求,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相配套,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曾经以“过河”与“桥或船”为例说明方法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也是一样,要实现
1
f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党校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变化和发展。与以往相比,目前党校的教学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教学任务的变化。现在,我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校教育要适应这一要求,除了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教学目标的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党校教学必须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这种新变化引进和采取有利于能力培养的新方法。三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