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从语文教材中积累作文素材
叶圣陶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优美的原料从哪里来从教材中积累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一到写议论文就慨叹没有材料可用,写出来的文章只有论点,没有论据。问他们原因,他们就大诉其苦:学习任务很重,几乎每门学科每天都有很多作业要做,而且是从高一一入学开始直到高三毕业都是如此。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课外书,关注时政要闻,以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据我了解,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到丰富的作文素材,常常费尽心机去找《最新高中作文素材库》、《作文素材大全》之类的书,然后按主题从里面挑选一些事例打印、复印出来给学生去看、去背。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一出来,老师们又不辞辛劳的剪辑、复印出来给学生去看、去背……老师们的努力、心血固然值得肯定,这些材料也确实可以让学生们在写作时达到内容充实、材料丰富的效果,从而使他们得到一个较理想的分数。问题是,我发现这些老师从来就没有要求学生们首先要用好语文课文中的事例。他们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里面从来就没有课文中出现过的人和事。对于有些老师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我们是否要大力提倡呢?如果我们能将课文中的事例用好,那岂不可以达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吗?在平时指导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从这几个方面去指导学生。
一、从教材中搜集作文材料
在学生接触的众多材料中,语文教材是教育专家苦心孤诣的成果,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老师和学生不能对这些优秀的写作素材视而不见,要挖掘出一些丰富的材料,适时的进行思维训练。
1、直接从教材中摘抄优美的语句、语段:
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的句子,可以抓住这些语句,分析其适用的作文话题,以其为训练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涉猎其中,其乐融融。”《十八岁和其他》适用的作文话题:学习。启示:真正的学习虽苦犹乐。“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皮革,而且还亲自做。格斯拉先生,最后饿死了。”《品质》适用话题:竞争。
2、利用教材选文写好读后感:
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教材选取的文本资源学习写作读后感。笔者认为写作读后感有两种模式。一是平移式即把教材的内容稍加延伸借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