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方向。(2)所提出的经济政策主张,至少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和困境,提供了一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内比较现实和可行的途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凯恩斯找到了有别于社会主义和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拯救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三条道路”。它不仅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此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影响,西方国家在经济政策的实践方面也更是明显地打上了凯恩斯革命的烙印。六、“凯恩斯革命”局限性:(1)强调经济的宏观方面,却忽视了应有的微观基础(2)强调心理因素,却忽视经济现实因素的分析(3)在特定情况下,强调了有效需求的作用,却没有估计到供给因素也不能忽视(4)注重短期分析,没有涉及到长期分析(5)过分注重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未涉及动态分析。
6
f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theKey
esia
’sMo
etaryPolicy)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经济政策,它是需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是利率,即货币量的变动影响利率,利率又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货币政策的这种机制是以人们的财富只有货币与债券这两种形式的假设为前提的。在这一假设之下,债券是货币的唯一替代物,人们在保存财富时只能在货币与债券之间作出选择。持有货币无风险,但也没有收益;持有债券有收益,但也有风险。人们在保存财富时总要使货币与债券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增加,原有的货币与债券的比例就被破坏。为了恢复原有的比例,人们就要以货币购买债券,从而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人们就要抛出债券以换取货币,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货币政策的机制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货币政策的工具,即中央银行控制与调节货币供给量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准备率政策,此外还有:道义上的劝告,垫头规定,利率上限。二、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