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例1: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例2:“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9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例1: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例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例3: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10对比:突出强调其中某一对象的特点。例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1反复:强调所说内容某种情感或者意思。例1:“盼望着,盼望着,……”强调了盼望的急切。例2: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12反语: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例1: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2、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
f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
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
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
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