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方法:对2007~2009年记录在册有摘要】关院前急救纠纷27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院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急救前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三个方面。结论: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关键词】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医疗纠纷关键词】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我中心自2007~2009年院前急救纠纷27例,其中投诉出诊时间长15例,医护操作不熟悉5例,设备及药物不全4例,患者坠床3例。安全隐患院前急救安全隐患:①出诊不及时②急救反应慢。现场急救隐患:①医嘱查对存在安全隐患:院前急救时受环境和条件所限,护士都是执行口头医嘱,增加了出差错的几率②急救设备、药品存在不安全因素③急救技术掌握不熟练:在紧急情况下手忙脚乱,未能及时、正确地使用各种急救仪器设备,未能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急救药物的使用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在楼梯中转运病人时医护人员人数不多,转运途中路况不良,车内照明不佳,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细致,或者医生坐在副驾驶位置,未与护士一同坐在患者旁边观察患者病情,导致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抢救。有时尊重家属的意愿要求转诊的,未能及时与家属之间鉴定书面告知,为以后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埋下隐患⑤护理文书不规范:不重视院前抢救护理记录,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对策及时出诊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出诊,根据“120”指挥中心发送出车通知单上提供的地址、电话,直接与患者或家属联系,保证出车路线正确,情况许可下,让患者家属于指定位置等候,避免在寻找中延误时间。同时由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护士及时评估,并根据病情准备急救药品、仪器,使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到达现场后可以快速、准确使用。加强理论技能培训:护士应具备相应的综合医学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穿刺留置输液、处理复合伤等培训和考核,提高现场急救应急能力及服务质量。加强途中转运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最为重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急救环境,及时、简明、扼要地介绍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救护理程序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环节1②安全护理转运时,联络周围群众予以协助,固定车床,拉起床栏,对不合作患者使用约束带③严密监测生命体征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