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2.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及取得的成就。3.掌握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过程及其内容和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开始起步。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成就。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比较法。通过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2.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第一部宪法的性质。3.例证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可通过例证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让学生看图片:
f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同学们,上图是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武汉市内,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955年9月1日兴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车。在通车典礼上,有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全桥总长167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约20米,为4车道。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终年巨轮航行无阻。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建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板书]第二单元第4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教师分析]同学们,从1949年到1952年,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经过三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建国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三年中平均年递增率为211%;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