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会计当视作为孔子对管理仓库,必须做好财物计量这个实际工作的反映,而不是会计理论本身的阐述。实际上,孔子本身并没有做过会计。更不是会计专家。所以对于孔子的话我们要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加以解释,而没有必要夸大化和加以引申性的解读。至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会计并不是当前所谓的会计,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二、“会计当已矣”的当代意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孔子所说的会计并不是今天所谓的会计,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会计当而已矣”的解读都必须放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去解读。在新的时代“会计当而已矣”就应该有新时代的意义。孔子根据他主管财物出人的实际体会,把会计工作的精神归结于个“当”字,其意义有三:一是孔子是维护礼制的人,“当”字是要做到“检不违礼”,“用不伤义”,一切应力求适中、适当、“适可而行、适可而止”;二是讲会计事项的计算、记录要正确无误,防止把事情做错,造成不良后果;三是要善于选择合格的、道当的会计人才,才能把会计工作做到正确无误,达到适当的结果董孟婉、吴春遭。1985。“当”读作da
g,是正当、恰当、得当的意思洪琪福,1991。会计就是要谋求适当,所谓“适当”,其意义有三:一是会计人选要适当,二是收支要适当,三是核算要适当刘治平,1991。孔子提出的上述会计原则,其涵义相当于现代会计原则中的“政策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这是我国最早提出来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会计原则,在世界上也称得上最古老的会计原则刘治平,1991。俞元鹉在《孔子的财计理论》中谈到:“会计的计算记录要正确无误,同时一切应力求适中、适当,适可而行,适可而止。”他认为“当”是指:1真实性,指“会计信息能真实地反映主体的情况,不存在任何掩饰或夸张,会计的计算、记录一定要正确无误,不仅账簿中记录的数字要正确无误,而且所记数字与财产物资的实际数目要相符合。”2中立性,也称为不偏不倚,“它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方法的选择、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应关心所产生的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不应考虑选择那种方法对特定利益者所产生的影响。”“一切应力求适中、适当,适可而行,适可而止”。并且说:“真实性”、“中立性”是现代会计所强调的信息质量要求,而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精辟地道出了它们的真话。”郭道扬在《中国会计史稿》中谈到了对“当”的理解:“一是在会计工作中,处理经济收支事项要遵循财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