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湖心亭看雪》
一、文学常识1、《湖心亭看雪》选自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二、语音余()一小舟,拥毳()衣雾凇()沆砀()()芥()毡()。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三、重点词语解释①更定定,⑤雾凇沆砀沆砀:四、一词多义白①上下一白一白:更①更定是①是日:②三大白白,②更有痴似相公者②是金陵人:更,②一小船:③毳衣:⑥舟一芥芥:④惟长堤一痕惟:⑦及下船及:
绝①人鸟声俱绝绝: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五、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3、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4、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5、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并含蓄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六、重点语句翻译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余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f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七、课文内容理解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3、“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4、本文借西湖雪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痴”字的含义。)
5、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6、文中提到“拉余同饮”的两个人是“金陵人,客此。”有什么深意?
7、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有什么作用?
八、开放性试题1、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写出几联。
2、西湖美景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请写出几句写西湖的诗词佳句。
f3、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4、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拉余同饮……是金陵人,客此。六、重点语句翻译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译文这一天初更过后,我撑着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一人到湖心亭去看雪。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译文寒气弥漫,白茫茫的一片,(只见)天和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