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三项基本国策得到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耕地连续7年实现占补平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日益加强。想方设法调遣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城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省级文明先进县城、卫生县城等成果的巩固提高。
f过去的一年里,全县经济社会等各项工作能取得较好成绩,非公有制经济功不可没。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喜人的发展局面和对全县经济的有力拉动,主要体现以下这么五个方面:1、发展水平再创新高。2004年,全县新发展私营企业216家、新增注册资金24亿元、新增从业人员3690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160户、新增注册资金3242万元、新增从业人员1942人。截止12月底,全县共有私营企业668家、注册资金81亿元、从业人员11123人,同比分别增长315、455、387;个体工商户6168户、同比增长18,注册资金11亿元、同比减少2064,从业人员9452人、同比增长14。个私经济实现产值2233亿元,上缴税金125亿元,分别增长288%和227%。这是自2001年我县实施“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以来,个私经济连续三年实现快速增长后,再创历史新高。2、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万事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淡竹茶饮料复合酶提取多因素综合处理技术和西城人造板有限公司的竹材径向剖蔑机两项技术和产品为国内首创;西城人造板有限公司的工字型木梁技术和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的油茶中油酸高效提取工艺两项技术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永丰茂纸业公司汽蒸喷爆制浆项目、梅恒冶炼厂高纯度铅锭和蓄电池“阳极板”项目以及黄颡鱼批量育苗技术填补了省内同行业或技术领域四项空白。此外,私营企业还有3个项目被省发改委列入2004年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资金补助项目。3、产业集群已现雏形。今年县委十届三次全会决定把矿产工业、林产工业、纺织工业三个主导产业作为产业集群培育重点,努力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政策配套,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发展壮大三个主导产业的积极性,促进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形成。目前,个私经济已成为我县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主力军。2004年,全县个私经济新注册矿产加工企业27家、新注册林产加工企业31家、新注册纺织服装企业37家。个私矿产加工企业已达118家,注册资金达8374万元;个私林产加工企业112家,注册资金9197万元;个私纺织服装企业99家,注册资金158亿元。4、龙头培育取得突破。纺织工业方面,新上了广益纺织染整、益康制革两个龙头项目。矿产工业方面,新上了总投资127亿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