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基本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
1、筹建大会:1949年9月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隆重举行。
2、大会通过了
,起到
的作用。确定
为国名;

国旗;
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为作为新中国首都;采用纪年;选举
国家领导人,
为国家主席。
3、意义: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1、标志着史的开端。
2、时间:
;地点:

令。
三、西藏和平解放

和平解放,标志着
为总理兼外交部长;获得基本解放。
为解放军总司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1、稳定物价,米棉之战
2、土地改革
(1)
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
村展开。到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基本内容:废除了
制度,实行
(3)意义: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所有制。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打着联合国旗帜入侵朝鲜;同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烧至我国
边境,
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2)年10月,中国人民
在总司令员
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
,开赴朝鲜战场。
(3)“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
纪律
中与生命,在潜伏中被燃烧着。体现了高度的

精神。
(4)结果:年,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
,抗美援朝胜利。
(5)意义: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
的和平环境。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年9月,
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
。大
学习资料
f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会选举
为主席,
为总理。
(2)宪法内容:坚持
;坚持
;确立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部
类型的宪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年,
谈判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同倡导:1954年6月,中、印、缅
三国。内容是:
影响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
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主要
讨论
等问题,周总理提出“
”的方针,促进会
议圆满成功。
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总路线:简要概括为“
”。总路线的主体: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
。任务:①集中力量发展
;②促
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④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比重稳步
增长。成就:一田(
)、一桥(
)、三厂(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