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067
学时:64
学分:4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生物化学,微生物,食品储藏,食品添加剂,食品分析等
考核要求:实验、实训、期末闭卷考试为主(60%),期中及随堂测验、作业为辅(4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公共营养师》,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年
主要参考书:
1《中国营养科学全书》葛可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实用临床营养学》吴国豪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主编:杨月欣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国营养学会编著,西藏人民出版社。
5《食品营养》杨君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6《食品营养与卫生》王尔茂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
7《现代食品营养与安全》霍军生主编,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一门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和通过改善人群的饮食习惯以提高其营养状况
和健康水平的科学,是营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社会性、宏观性和多
学科性等特点。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营养学基础;人群营养基
础;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食品卫生基础;疾病与营养;食品营养与保健;营养教育和社区
营养管理等基础知识。同时涉及公共营养学的部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公共营养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应用,熟悉食品营养与卫生
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今后从事营养改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等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和与国际同领域接轨,培养学生进行人群营养改善工作和
开展社区营养工作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公共营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f通过本课程学习,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
求出发,以岗位群的工作分析为依据,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与实训,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
有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并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三、学时分配
章节课程内容
学时
理论
实验
绪论
1
1
营养学基础知识
18
8
2
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
6
3
食品卫生知识
4
2
4
公共营养学知识
11
2
5
营养与疾病
6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