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f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参考文献:[1]LarryASamovar&RichardEPorterCommu
icatio
Betwee
Cultures[M]Ca
ifomia:WadsworthPublishi
gCompa
y,1995:89[2]Myro
WLustigValueDiffere
cesi
I
terculturalCommu
icatio
[A]larryASamovarRichardEPotter,EdsI
terculturalCommu
icatio
:AReaderWadsworthI
c1988[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f[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04,[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11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