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开展玉米秸秆的青贮工作。为了便于管理,将会出现专业青贮场,并逐步成为一个产业,会有数十辆机动车参与秸秆的运输,有大量的农村
8
f闲散劳动力加入秸秆处理行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拉动地域经济的增长。222本项目的实施是加大秸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畜牧养殖和饲料业注入科技含量的需要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可以充分利用农区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牛、羊肉和奶产量;可以大大节约饲料用粮,缓解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可以增加土壤无公害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促进粮食增产;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基本实现了“秸秆多—羊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形成节粮型畜牧业生产结构,已充分显现出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和可持续消费等主要特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的需求增加迅速。今后几年我国精饲料缺口约5000万吨,但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400kg的水平,与主要依靠谷物解决饲料的国家和地区人均粮食800kg的水平相差甚远。近几年来,我国虽然连续粮食除大豆以外供大于求,但能量和蛋白质饲料的供需仍不平衡,饲料粮短缺仍是一个问题。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仅400千克左右,单纯依靠粮食来发展中国畜牧业是不现实的。除粮食资源外,我国每年还约有1600万吨饼粕、3000万吨糠麸、4000万吨糟渣、5亿吨农作物秸秆。因此,加强实施秸秆养畜工程,加强各类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将是我国今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饲草资源丰富,饲料的种类很多,其中作用最大的还是粮食及其副产品,通称为精饲料。精饲料供给是未
9
f来动物性食品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权衡一个国家动物性产品生产能力时,总是把人均占有粮食和粮食饲用量作为主要的标准。我国饲料用粮量不仅随着历年粮食总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是增加的趋势。即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上升到目前的30%以上。据预测,2015年、2020年、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的40%、43%、50%将用做饲料。近年来,伴随着华阴市的畜牧业快速发展,无公害农业产品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秸秆处理利用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资金缺乏,肉羊养殖企业基础设施不健全,秸秆处理机械少,无力处理足够的玉米秸秆共养殖场肉羊饲用,致使大量的秸秆被放在路边烧掉。项目实施后,肉羊养殖企业可以利用项目资金,使秸秆科学处理工作顺利进行,不断提高秸秆的开发利用率。利用青贮、氨化饲料饲喂肉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