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将伤残等级分为10级[2]。本组案例中,不致残的有82例(455),致残98例(545),伤残等级以x级最多,占633。讨论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颅脑创伤占全身创伤发生率已升至
f交通伤的第2位,但死残率则处于第1位[3]。本组资料显示,男女各年龄均可发生,但以男性,年龄21~50岁多见,城市户口占683,农村户口占317,表明城市交通拥挤,交通工具多有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因此,必须对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的特点有明确的认识。其中复合性损伤多见,复合性损伤是指具有2种以上类型的颅脑损伤(不含头皮损伤),如颅骨骨折同时合并脑挫伤、硬脑膜外血肿等。本组资料中两种以上损伤的82例(456),最多的损伤达5处,这与道路交通事故伤存在多种致伤形式和机制有直接关系[4]。损伤类型以脑挫裂伤也较为多见,损伤部位以额枕叶多见。机动车造成人体损伤的形式主要是直接撞击、摔跌及碾压。日常法医学鉴定中多为人体被撞击后摔跌所致。当头部以运动状态与硬性路面碰撞后形成“减速性颅脑损伤”机制。除撞击点的脑损伤外,沿暴力传递的方向在着力点的对侧形成更为严重而广泛的对冲性脑损伤,故额颞叶多见。本组资料中损伤部位以额枕叶多见,共有985处,损伤类型以脑挫裂伤多见,达130处。
颅脑损伤后发生的并发症,本组案例以脑积水最多见,其次为癫痫、偏瘫、植物人状态有些并发症随着时间推移而好转,有些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完全可以治愈,本组资料以3~6个月进行鉴定的最多。关于鉴定时机的问题目前存在一定争议,笔者认为在选择鉴定时机时应当考虑:①遵循颅脑损伤恢复的一般规律;②以现代临床治疗终结为前提;③在法律规定下,客观尊重伤者利益,避免可能导致诸多案件久拖不决的情况发生。故笔者认为时间在半
f年以上者进行鉴定较为适宜。本组资料中不致残82例(455),致残98例(545),伤残等级以x级最多,占633。构成x级伤残者较多的原因之一可能是,ga359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中“颅脑损伤后遗有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的条款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一定程度上造成评定时随意弓l用该条款的情况出现,使部分可能达不弱10级伤残的伤者被评定为x级伤残,在今后修订该伤残标准时应引起重视,尽量将此类不利于规蒗性操作的条款修订完善。
参考文献1金雪光,王金龙,唐建良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j]中华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