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含“瘦肉精”的食品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七、2011年台湾公布300多家品牌旗下900多种塑化剂超标的食品名单事件回放:2011年6月3日,国家药监局的一则通知,让公众进一步意识到了“塑化剂”的威胁。药监局的通知要求,各地暂停生产销售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两种保健食品,分别为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的多种氨基酸片,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这两种产品,要立即下架。上述两种保健品分别含有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均为卫生部2010年第16号公告中点名的违法食品添加剂。尽管其与中国台湾地区检出的塑化剂DEHP略有不同,但同属“塑化剂类”。这也是大陆地区首次在本土产品中查出塑化剂成分。国家药监局要求,“凡配方中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相关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立即暂停生产,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产品立即召回,并即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但“塑化剂”阴影,并不仅仅存在于保健食品之中,在药品中亦可能普遍存在。6月6日,北大医学院免疫学系博士王月丹称:“对塑化剂最为滥用的,应该是药品生产企业。”他列举了多款含DEP成分的药品,包括钙片、阿司匹林等常用药。塑化剂DEP,是药典2010版中允许的药用辅料之一。此次被停产、下架的两款保健品,均在其成分中注明了含塑化剂成分。事实上,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精选文档
f
DEP还是药典2010版中规定的药用辅料之一,主要用于药片包衣的增塑剂。因此,上述两款产品才会在成分中明确列示“塑化剂成分”。一家被处罚企业还声称,“大部分药品和保健品的包衣,都广泛使用了这种材料”。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均是片剂薄膜衣和肠溶空心胶囊的常用配方成分,只要是学药剂的专业人员都知道这个知识,大学的药剂学教材上,也能查到相关内容。”塑化剂,主要用于控制药物在肠道中的释放时间,起缓释作用。
“塑化剂”危害:卫生部2011年6月5日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就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问答。卫生部指出,塑化剂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偶然食用少量受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以60kg体重的成人来讲,世卫组织WHO、美国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mg、24mg和30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mg,也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