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作者:申化英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7期
摘要:归化是一种贴近翻译目的语文化的一种翻译策略,让目的语读者较为轻松的读懂译文,采用归化策略翻译的文本,几乎是让读者看不见文本有翻译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之下,目的语读者就很难想起文章的译者,译者处于一种隐身的状态。异化与归化是相反的翻译策略,采用异化策略翻译的文本,侧重于传播异域文化,目的语读者理解译本的难度比较大。
关键词:归化;异化;译者;隐身
一、归化与异化的发展历史
任何一位译者都会有自己的翻译目的,为实现译者自己的翻译的目的,译者就会慎重考虑翻译采用那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归化翻译策略长期在翻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相反但又互补的翻译策略,近年来,关于应该是采取归化还异化,成为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翻译理论家和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异化翻译是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在1813年提出的,他是极力主张异化翻译。他号召译者一定要把握好本国文化,在翻译的时候,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他认为德国文化并不比其他国家文化低级,他想让其他国家的读者能够体会到德国文化,让他自己祖国文化在世界上传播,但是他并不反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进入德国,他具有包容,学习多种文化的心态。他的翻译理论也唤醒其他一些弱小国家的保卫自己的文化意识,从根本上反击文化霸权主义,提倡各国各民族文化平等,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在此基础之上,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
ceVe
uti)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他回顾了大约三百年以来,翻译发展的历史,从翻译史可以看出,译者的地位是很卑微的,是几乎不露面的。对于如何提高译者的社会地位,当然,一方面是增加译者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是多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让译者不再是幕后人。异化翻译其实也是有利于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让更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继续被更多的人们了解、欣赏和接受。异化翻译可以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地位,异化翻译是以原文本的文化为归宿。归化是以目的语的文化为归宿,为了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对原文本进行归化处理,通顺成了翻译的重要标准之一。归化翻译是不能够取得与原文一致的表达效果,因为原文本的文化价值观是不能体现在归化翻译之后的文本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异化翻译就是把作者和译者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译者完全了解作者的思想与意图,r